1958年,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在株洲下線(通訊員劉天勝 供圖)
  
  配屬西安鐵路局的韶山1型061號(網友供圖)
  紅網株洲站9月15日訊(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王瑩瑩)近日,廣鐵最後一批“韶山1型”(以下簡稱“韶1”)電力機車被拆解,在此前,這批“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”退役封存已久。隨著綠皮車的隱退,牽引著綠皮車的韶1電力機車也即將消失在人們的視野。而在株洲,人們對於韶1卻有著更加深刻的感情,1958年,韶1作為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在原田心電力機車廠試製成功,此後的50餘年間,株洲生產的韶山系列電力機車開始馳騁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。韶山系電力機車的研製史,既是株洲工業發展的見證,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鐵路事業大發展的一部簡史。
  網友紛紛前往拍照留念
  早在2002年8月31日,韶山1號008號機車正式退役,被送進中國鐵道博物館作靜態展示,它標志著韶1開始正式進入了退役期,許多機車相繼被封存或按廢鐵出售拆解。在廣鐵韶關段,韶1退役封存已久,2014年8月28日,它們也開始加入到拆解的行列中。
  據媒體報道,韶關段的韶1機車已經從上到下,從外到內,車體外牆被分割成一片片大小相近的鐵皮,大型的主變壓器、轉向架風機、電器櫃等設備分類擺放。工人對拆下來的大部件進行進一步分解,細緻得連螺絲螺帽都要拆下來回收。138噸的龐然大物,就這樣被分成各種碎片。
  在山西、韶關等地,當聽到韶1或其他韶山號被拆解的消息後,各地網友紛紛前往拍照留念。網友“誰伴我闖盪SG”說,“從小家住鐵路附近,韶山號伴我長大,它成了我童年美好的回憶。”
  全國僅太原機務段仍有韶1服役
  在業內人士看來,韶1的正常使用年限一般為20年,因此韶1的封存、報廢解體是再正常不過的事。“韶1已經完全發揮了它的使用價值,有的甚至是超負荷完成,它就像人一樣有著生老病死,它的終結也代表著新技術的問世。”一位在鐵路系統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道。
  據他透露,在全國範圍內,目前韶1電力機車僅在太原機務段的鐵路幹線上運行,且只用作客運,不能承擔大型貨運牽引。而且隨著新車型的引進,這批韶1也將在不久的未來退役。
  隨著火車技術的進步,韶1電力機車正漸漸“老去”,取而代之的是更快,性能更安全穩定的新型韶山系列以及和諧型(HXD)電力機車。
  【韶1歷史】
  1. 最早的中國產電力機車,最初時一年只能產一臺
  韶1的研製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。
  “那個時候國家的鐵路運輸主要以推廣內燃機車為主,電力機車的研製在國內還屬於一片空白。”今年已79歲的饒治安,是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的設計研發者,他說,當時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鐵路事業的發展,希望改變國家工業落後的現狀,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。
  鐵道部將研製電力機車的任務交給了田心機車車輛廠和湘潭電機廠。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,1958年,中國第一臺幹線電力機車在株洲下線。定型為6Y1型,“當時是聯合湘潭電機廠一起生產,因為是毛主席的家鄉,所以在1968年時,正式命名為韶山1型,漢語拼音簡寫為SS1。”饒治安說道。
  “由於技術條件落後,各種設備也簡陋,剛開始的幾年,電力機車的生產幾乎舉步維艱。”饒治安說,從1958年第一臺車下線到1965年間,一年幾乎只能生產一臺。
  “那時發達國家電力機車的技術已經日臻成熟,我們也鼓足了勁,希望讓中國的鐵路線上馳騁著國人自己生產的電力機車。”饒治安回憶,時任田心機車廠的廠長一連去了3次北京,希望鐵道部能為生產電力機車立項。終於在1965年,在單位員工的集體力爭下,鐵道部撥款1240萬元,電力機車的生產正式提上了日程。韶山號也慢慢進入到國人的日常生活中。1969年,田心機車廠開始小批量生產。
  從1958年第一臺韶1電力機車下線,到1988年韶1正式停產,在這30年間,株洲共生產826台(包括7台6Y1型)韶1。韶山系列從1型開始,共有9款車型,除7型為大同電力機車公司生產外,其餘8款全部為株洲造。
  2. 在株研發人員奔赴大西北,只為看韶1呼嘯而過的場景
  “當時我在上海進行鐵路技術的培訓還不到3個月,因為廠里的一個電話,我立馬放下手頭的事回到了株洲。”饒治安說,那時鐵道部將研製電力機車的任務下達下來,併在全國範圍內召集相關技術人員,當時整個單位都因為這個消息而歡欣鼓舞,“大伙們個個幹勁十足,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對於中國鐵路發展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。”
  1958年,中國第一臺幹線電力機車在株洲下線,由蒸汽機車牽引著去了長沙向世人展出。
  當時寶成線是中國第一條電力化鐵路,而第一臺電力機車就運往了那裡,“剛運行的那幾年,我和其他幾個同事幾乎每年都要去大西北,只為看看我們研製的電力機車在寶成線上呼嘯而過的場景,感覺無比自豪。”饒治安說。
  在寶成線上開了三十多年火車的易師傅,是西安鐵路局西安機務段寶雞運用車間的一名司機,談到1996年第一次駕駛韶1時的情形,他的話語里透露著興奮,“那之前我開的是蒸汽機車,因為是燒煤的,火車頭悶熱,油煙大,開了一天火車,身上沾滿了油漬,臉上都是黑乎乎的。換成韶1後,環境比以前好了,車頭內也乾凈了,火車開得更快。”
  易師傅三十年的火車司機生涯都是在陝西寶雞到四川廣元之間穿梭,經常穿越隧道和橋梁。路上的風景沒有變,而和他時刻為伴的火車頭,卻從蒸汽機車換成韶1,又換成韶6、韶7,現在則是和諧3型,“每個產品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,新產品的出現就是為了彌補舊有的不足,這是一個永無窮盡的技術進化史。”
  下一頁:風光帶陳列電力機車為“韶4”/圖  (原標題:廣鐵最後一批“韶1”火車頭拆解 56年前誕生於株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bso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